welcome-球速体育“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厦门,一座被习盛赞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的城市,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我国东南沿海。
2016年以来,厦门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和习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久久为功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把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如今,无论是在中心城区,还是在山区农村,无论是在居民小区,还是在企业、商场、学校、医院、机关……都能看到人们自觉做好垃圾分类的场景。红橙蓝绿四色垃圾桶,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素养,改善着群众的人居环境,更承载着这座高素质高颜值城市,对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孜孜追求。垃圾分类,让这颗滨海明珠更加璀璨,让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更富魅力。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是习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大事。在厦门市看来,垃圾分类既是民生任务,更是政治任务;既是生态任务,又是发展任务;既是生活方式的革命,也是城市治理的革命。
在全面开展垃圾分类之前,厦门面临着许多城市共同的“烦恼”:工业化、城市化大潮下,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大幅提高,生活垃圾产量直线飙升,年均增长率一度超过10%。此外,垃圾未经分类,就直接填埋,简单粗放的处理方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负担。
2016年12月21日,习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在讲话中强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此后,习又多次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作为习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先行实践地,厦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
从2016年厦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部署,到2017年把垃圾分类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成立以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厦门市坚持高位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其间,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垃圾分类工作,深入一线实地调研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每年召开全市垃圾分类推进大会进行动员部署。
“一指用力”莫如“握指成拳”。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厦门市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又齐抓共管,市政园林部门统筹全市垃圾分类工作,负责末端处理能力建设。生态环境、卫健、建设、文旅等部门分别牵头开展工业固废、医疗及有害垃圾、建筑渣土、餐饮酒店等领域垃圾分类工作。
各区为垃圾分类组织实施的责任主体,承担属地责任,全面负责辖区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直运的组织实施、资金保障和设施建设等工作。各级党政齐抓共管,市、区部门分工明确,形成合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
2016年以来,厦门市垃圾分类先后走过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力推全覆盖全普及的“1.0版本”、加强标准化管理的“2.0版本”和聚焦“减量化”和“资源化”的“3.0版本”,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破解难点,持续纵深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厦门市坚持前端、中端、后端一起抓,软件、硬件建设齐发力,全力构建完整闭环的全程生活垃圾分类体系。
法者,治之端也。2017年9月,《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颁布,成为全国第一部全链条垃圾分类法规。该《办法》着眼于全链条管理、全过程控制,对每个环节进行具体规定,明确各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建立管理责任人制度、举报奖励制度、信用监管制度等,以法制保障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运行。
厦门市又陆续配套出台了《厦门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厦门市大件垃圾管理办法》等20多项配套制度、导则和规范,为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和投放点设置等工作提供标准化路径。
硬件设施是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坚实保障。据统计,厦门全市共投入40万个分类垃圾桶(现已逐步减至6.7万个),并常态化做好垃圾桶清洗和消杀工作,确保功能完善干净无味;将全市小区的垃圾投放点由2017年的3.6万个,合并到2022年的4800多个,鼓励有条件的小区将垃圾收集点改造为垃圾屋并设置洗手盆、远程监控等设施。
为防止运输环节“混装混运”“跑冒滴漏”,厦门市配足配齐分类运输车辆,明示所承运的生活垃圾种类,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大力推行“定点收集、桶车对接、公交化运输”的错峰直运模式,现已启用1200条错峰直运线路,覆盖全市一万余处接驳点,有效缓解早晚高峰期交通拥堵。
为杜绝“先分后混”,厦门市坚持“末端牵引前端”,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布局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确保垃圾处理能力与产量相匹配。
目前,全市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达4350吨(2023年将升至5850吨)、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达1100吨、有害垃圾和工业固废年处置能力达4.65万吨。
针对垃圾分类新形势,厦门市已建成集垃圾焚烧、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有害垃圾集中处理、大件垃圾处理和可回收物再利用为一体的垃圾处理体系,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厦门市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数字监管系统建设,通过智能监控、GPS定位等措施,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实现了对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监控。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意味着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对于不少居民而言,肯定要有一段适应的过程,从不适应逐步过渡到适应,最终养成习惯。厦门市久久为功,调动多种资源,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城市新时尚。
党建引领,共同缔造。思明区碧山临海小区成立党支部,小区党员对垃圾分类实行“楼层包干”,带动其他业主落实垃圾分类工作。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整个小区的垃圾分类准确率从最初的20%提高至80%以上。同安区上厝村将相邻12户左右村民划设为一个“邻区”,由“两委”、党员、村民代表、热心村民等人员担任“邻长”,带头做好垃圾分类,并广泛发动、监督“邻区”内的村民做好垃圾分类。通过开展“近邻党建”、党员“双报到”和“党员认岗位”等活动,厦门全市9300多个党组织、32000多名党员志愿者,常态化参加垃圾分类主题实践和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头雁效应”。
志愿服务,新风劲吹。今年暑假,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走进吕岭社区开展“垃圾分一分 环境美十分”活动,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在厦门,退休老人、全职妈妈、在校学生等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活动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
“宣教”并举,深入人心。厦门市坚持从宣传教育入手,从娃娃抓起,不断强化垃圾分类意识,变“要我分”为“我要分”。7月4日,集美街道携手集美小学开展“最美小学垃分人,垃圾分类在行动”亲子夏令营活动走进厦门环卫科普展览馆。6月30日,“小手拉大手”厦门垃圾分类——社区邻里减量生活日暨主题作品展活动在湖里区举行,17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师生代表到场。
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厦门全市党政机关、医院、学校、车站、机场、港口码头等公共机构和驻厦部门率先示范,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在2017年确定建立20个小区作为示范点的基础上,厦门市以创建省级示范片区的6个街(镇)和创建市级样板片区的97个村(居)为抓手,形成深化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格局。每年召开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运用“典型引路法”组织实地参观学习,营造你追我赶、互帮互助、齐头并进的工作氛围。
执法考评,及时纠偏。在厦门,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一旦未按规定做好垃圾分类,都可能“吃罚单”。7月25日,思明城管开元中队执法人员对某餐馆经营者未做好垃圾分类,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行为作出处罚,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据统计,2021年,厦门市针对垃圾分类执法处罚超1.7万件,累计罚款103万元,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流程执法。厦门市还建立了暗访考评机制,及时发现解决存在问题,科学运用考评结果,加大“晒”和“督”的力度,将考评结果纳入年度工作绩效考评,充分调动起各级各部门落实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有力提升了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水平。
作为一座以干净、文明著称的城市,厦门市始终坚持垃圾分类是在环境干净整洁的基础上、在做好垃圾大分流的前提下,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的理念,围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持续增进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垃圾“减量化”显著,城市“轻”下来了。围绕“源头减量”,厦门市各行各业积极行动。政务服务广泛推行“无纸化办公”,实现了为群众办事“减负”、为生态环境“减碳”;写字楼开展“天天减筷 绿色行动”,上班族们用不锈钢餐具,替代一次性筷子等;酒店不再主动提供“6小件”等一次性日用品,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天安小学的师生们将厨余垃圾,沤制成有机肥料,用来种植中草药、蔬菜等。近年来,厦门市垃圾日产量增长率由12%降至3%以下,人均垃圾产量从原来的1.3千克减少到0.95千克。
垃圾“资源化”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厦门市通过开展精细化分类,建立低值可回收物收运处理体系,让一次性塑料餐盒、牛奶盒等可回收物走上了“再生之路”。目前,厦门市已率先建设全国第一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
在开展垃圾分类以前,干湿垃圾混在一起填埋,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用来厌氧发酵,其他垃圾用于焚烧发电,均实现资源化利用。数据显示,自开展垃圾分类以来,厦门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利用率由43.2%上升到82.27%;每吨进入焚烧厂的生活垃圾燃烧热值从6100千焦提高到7500千焦,每吨垃圾发电量从340千瓦时,提高到388千瓦时,产生的清洁能源输送到千家万户,大大减少碳排放。
通过开展高楼撤桶、投放点合并、垃圾屋建设和垃圾错峰直运等有效措施,有力推动了垃圾分类的落地见效,让人居环境变得更美。
“以前每栋楼门口都是垃圾桶,现在整个小区就一处投放点,而且是定时定点投放,时间一到,投放点就关闭,垃圾及时清运,环境当然好很多。”思明区盈翠嘉园居民李惠萍说。
“没了不好闻的味道和扰人的噪音,路面也不会因为垃圾清运车的停放而时常造成堵塞。”垃圾分类直运后,松柏清洁楼被改造成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附近居民吴瑞仁不停点赞。
农村人居环境也因垃圾分类得到改善。在海沧区东孚街道,通过推行“固定点位+上门收运”垃圾分类收运模式,农村垃圾露天堆放的现象大为减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在翔安区农村,通过生果皮菜叶等生厨余、秸秆、绿化垃圾、海蛎壳协同处理工艺,不仅实现农村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减小末端处理压力,还减少化肥使用,减少碳排放,进一步改善农村、农田环境,也有助于有机生态农业发展。
居民环保意识提升,素质“高”起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厦门市在全国率先实行废弃口罩“专桶投放、专车运输、专厂焚烧”处理模式,得益于居民养成的垃圾分类习惯,大家自觉把废弃口罩从生活垃圾里分出来,单独投放,避免废弃口罩造成的病毒传播风险。
“光盘行动”“低碳出行”“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今的厦门,不少市民自觉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因垃圾分类而变得更加亮眼。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垃圾分类是百姓关注的“关键小事”,更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大事”。厦门市将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部署,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久久为功推动垃圾分类再上新台阶、取得新进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的贡献。(厦门日报记者 吴海奎)
地方文明网站友情链接濮阳文明网库尔勒文明网首都文明热线重点新闻网站友情链接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网其它网站友情链接台海网厦门网腾讯新浪网易